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一种无法逆转的进展性疾病。有人说,家有老年痴呆父母,得病的是老人,受罪的是家人。
一、老年痴呆的父亲打乱了我的人生计划
@陌上花开:
(资料图)
我父亲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感觉他像个3岁小孩,说话做事不近情理,不认识家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爱跑出家去但又找不到路,随地大小便,还有点儿被害妄想。
父亲没办法自己进食,我只能给他插胃管,用破壁机把鸡蛋牛奶蔬菜等一起打碎,混合营养液一起用胃管灌进去。
因为父亲没办法自理,护工也做不到尽心尽责,我无奈辞职回家照顾。可能觉得负担太重吧,老公也因为这个跟我离婚了。我本来有再婚计划,但每次人家一了解这个情况,都找借口跑了。我现在严重焦虑,真不知道会这样的日子还要继续多久。
年过半百,跟母亲“两两相厌”
@苦茶:
我今年53岁,儿子已经成家,老伴去世,77岁的母亲老年痴呆。本来一开始跟儿子商量,让他和儿媳一起照顾外婆,我自己独居也不会太辛苦。但是小辈没办法太细心,经常把老人关在房间里,吃喝随便,也不给她洗澡,我去看望的时候,老人浑身发臭,情况越发不好。没办法,我只好把老人接过来自己照顾。
母亲经常乱发脾气。刚做好的饭菜,她连同桌子一起掀翻;刚换的床单,她马上弄脏……母亲还爱骂人,把我误认为是她的儿媳妇,各种谩骂。我出去买个菜,她就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或者是逃出门,去打扰邻居,走丢等。
我自己也是半百了,真的心力交瘁,有时候看着发病的母亲,真想着还不如早点解脱算了。以为自己能够享清福了,结果,唉。
家有一老,生活平静被打破
@能忍自安:
带老妈医院检查那天,刚好是我的生日。本来在外面吃饭,接到妻子电话,说母亲又走丢了。开车回去的时候,路过附近广场,看到她一个人在那晃悠,索性直接带她去了医院,结果一系列检查下来,就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病。
母亲年轻时候脾气很好,患病之后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在家大喊大叫,骂我骂儿媳骂孙子,总是毫无缘由地乱发脾气、乱砸东西,还拿过自己的排泄物糊墙……家里请过好几个保姆,但都坚持不下去,加钱也不愿意干,觉得老太太太难搞了。
我家孩子还在上初中,担心母亲这样影响孩子学习,也想过送去养老院,但是看了几家都不是很满意,联想到社会新闻,担心母亲受苦,还是作罢了。孩子其实也算懂事,自己提出住校,但每周末回来看到家里鸡犬不宁的样子,我想他应该也很难受吧。
为什么老年痴呆症患者总是对亲人最折磨?
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为5.56%,患病人数约为600万人,并以每年三四十万人的数量增长。
这些老年痴呆患者会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出现记忆力衰退、语言表达出现障碍、情绪或行为发生改变等情况,最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性情大变,变得阴晴不定。
而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亲人们,不仅要护理老人的衣食住行,还得安抚周边被影响的“外人”,甚至还得忍受部分老人无端的谩骂与责怪,他们往往需要承受住来自身体以及精神的双重压力,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
照顾老年痴呆患者,除了尽心尽责,其实也有不少护理技巧。家属多了解科学方法,或能事半功倍。
1、保持日常沟通
要确保与老人的沟通正常,能够互相明白各自的意思。再跟老人沟通时尽量直接简单些,避免让老人过多的去思考。同时需要耐心、包容的态度,明白老人可能无法给出预期的反应。
2、衣食住行要遵循安全、不麻烦原则
穿着尽量从简,穿脱不要太多的花样,腰带可以变为松紧带。家里用的剪刀、水果刀等危险用品也要放置妥当,避免老人直接接触弄伤自己。
3、饮食要合理
老人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补充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注意一天最好不要超过70克。吃药时间、剂量等也要帮老人安排好,避免老人遗忘或者服用过量。
二、老年痴呆征兆提前知
以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老年痴呆症并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老年痴呆征兆提前得知老年痴呆症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
据201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衰老神经科学前沿》期刊中的一篇研究发现: 一个人在有老年痴呆症状的前34年,大脑其实就有了变化。
在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追踪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志愿者的 “Tau蛋白”水平有所升高 ,这种蛋白是罹患老年痴呆症的生物标志物,它的含量越高,罹患的老年痴呆症就越加严重。
除了“Tau蛋白”的含量外,一些行为方式也是老年痴呆的征兆标识,如果发现自家老人或自己有以下的症状,就得做好心理准备:
1.出现记忆力衰退、经常忘掉刚刚发生的事情的情况。比如因遗忘自己问过问题而重复提问;
2.失去完成自己所熟悉的工作能力。比如厨师不会做饭了;游泳教练不会游泳了;
3.语言表达出现障碍。有时候连一些简单的词汇都忘记,只能用概念来表述,比如用“用来装饭的东西”来替代“饭碗”等;
4.逐渐搞不清楚时间跟地点,分不清年月日、分不清白天黑夜,本来熟悉的地方感觉变得陌生等;
5.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时常做出一些不符合正常逻辑的行为,比如胡乱借钱给陌生人等;
6.无法完成复杂的脑力任务,比如做一些稍微有些难度的数学运算或者逻辑是非题等;
7.经常把东西放错位置,比如把吃的放进衣柜,把穿的放进冰箱等;
8.情绪变得不稳定或出现一些异于平常的行为,比如出现一下子就大哭大叫、在家随地大小便等行为;
9.对空间信息的掌握变得不稳定,例如过马路看错红绿灯等;
10.对生活失去活力,变得不爱社交,不想工作,对原本的爱好失去兴趣等。
一般情况下,老年痴呆患者会 从轻微的健忘、逐渐丧失语言能力,到喜怒无常、出现妄想症,最终发展为生活不能自理。 若发现家里老人或自己出现任何一个或多个不同程度的预警症状,应请家人及时陪同到综合医院的老年病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记忆门诊或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诊。
三、老年痴呆可以预防吗?
虽然老年痴呆无法治愈,也没有特效药。但是配合药物能够暂缓其病情的加重,目前常见的治疗药物有AChEI、NMDAR拮抗剂、脑肠轴调节药物等,这些药物或多或少地可以帮助老人强化认知能力、辅助睡眠、平复情绪等,以延缓疾病发展、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为主。
预防大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而控制高危因素,从生活习惯入手调节,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1、吃得好
吃得好不仅仅是指吃的东西要富含营养,荤素搭配要合理,还指吃饭不宜吃过饱,七分饱最好,吃的时候多咀嚼还可以促进大脑血液流通,对大脑起到养护作用。
此外,尽量不要使用铝制餐具,铝离子摄入过多的话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有可能引发老年痴呆症。
2、动得勤
老人多思考多动脑可以强化脑功能,可以坚持每日进行读书看报、下棋等活动。还可以多做些手指活动,比如打算盘、盘胡桃等,手指会给脑细胞带来直接的刺激,对延缓脑细胞衰老有很大的好处。
另外还可以多进行体育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的加快,让脑细胞得到充足的氧气,预防老年痴呆症。
3、心情好
平时可以多出门进行社交,多与人进行交流,保持良好的心情可以让脑细胞更加活跃,延缓脑功能的衰退。
老年痴呆,看似遥远,却越来越多见。平时多关爱老人,不但要照顾好他们的衣食住行,还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做好预防工作,让痴呆来得慢一些吧。
参考资料:
[1]孙清廉.远离老年痴呆预防是关键[J].开心老年,2011:47-48.
[2]位文静,陈颖,张桂菊,谢舒棠.老年痴呆症状管理评估与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9:106-109.
[3]《怀疑自己或家人可能是老年痴呆?请认真看完!》.健康中国.2021年12月6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