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热点:制作秦始皇兵马俑的工匠是由希腊人训练的?BBC的假设有依据吗?

来源:观察网   2023-05-28 11:00:28
A+A-


(相关资料图)

制作秦始皇兵马俑的工匠是由希腊人训练的?BBC的假设有依据吗?

本文译自Quora,原标题:BBC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Terracotta Army sculptors were trained by Greeks. How accurate is this and if so, what other ancient Greek influences exists in Qin China?

​-

据BBC网站10月13日报道,考古学家最新研究显示,秦始皇帝陵墓里兵马俑可能从古希腊获得灵感;古希腊人甚至可能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抵达秦国,培训了当地工匠。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资深考古学家李秀珍说,“有证据表明,早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前,中国跟西方就有密切接触。”

另有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新疆发现的欧洲人线粒体DNA遗传密码表明,欧洲人可能在秦朝之前就在中国西部地区定居、繁衍。

报道称,中国陕西临潼农民1974年在秦始皇陵以东不到一英里处打井时发现了8000个兵马俑,那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真人大小的塑像,在技术和风格上都跟之前只有20厘米高的粗制塑像相去甚远。

李秀珍用外来影响解释这种差距。她说,“我们认为,秦兵马俑、杂技陶俑和秦始皇陵墓中发现的铜像灵感来自古希腊雕塑和艺术。”

维也纳大学的尼克尔教授认为,秦始皇陵墓中新发现的马戏杂耍陶俑可以支持这个理论。他认为,古希腊雕塑艺术流入中亚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23年去世)之后的一个世纪,他甚至推想希腊雕塑家在秦始皇时期指导中国工匠制作兵马俑。

-

-

Yugan Talovich

Live in Taiwan, study Chinese lit and history,Lives in New Taipei City ,Taiwan

生活在台湾省,研究中国文学和历史,生活在台湾省新北市

我确实不这么认为。我不能说这事是不可能的,但我认为希腊人训练中国雕塑家的可能性非常小。为什么?

首先,秦国忙于东征。当它们控制了西边的游牧民族义渠之后,它们对西边的土地就没有兴趣了。直到秦朝灭亡几十年后,中国才开始探索中亚。

虽然中亚存在希腊化的王国,尤其是说印欧语系的大夏和粟特. 但它们位于今天的阿富汗地区,与中国隔着高耸的山脉和令人生畏的沙漠。即使在今天,陆路旅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希腊人会迁往中国?尤其是为什么希腊的雕塑家要去中国旅行?

雕塑是一门很难学的艺术,它需要多年的训练。当希腊雕塑家在国内就有市场时,他们为什么要穿越高山和沙漠?被俘虏?谁会将皇帝的陵墓托付给一些俘虏?

据我所知,秦人对地中海文化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不知道那里有人。在秦朝灭亡几十年后,才从西方传来一些模糊的荒诞的传说,但这与希腊人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我们来看看汉代的浮雕西王母,我们知道当时的中国军队正在中亚游弋。

如果你发现这与希腊有什么关联请告诉我,但我所看到的只是一堆著名的中国图案,如捣长生药的兔子、蟾蜍和羽化的仙人。请注意,直到秦朝灭亡很久之后,西王母才出现。

虽然希腊人做过一些雕塑,但大多都是立体雕刻。而中国汉代雕凿的雕塑多为浮雕,那是在秦朝灭亡之后的事了,中国人直到秦朝灭亡几个世纪后才真正开始立体雕塑。所以,虽然来自犍陀罗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但这与秦朝无关。

我对希腊雕塑不太了解,但当我看希腊雕塑时,我看到的是一堆雕刻在大理石上的裸体男人。兵马俑的材料不是大理石,而是(等等!)陶土,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材料,需要完全不同的技术和工艺。你不会停止雕刻大理石而去摆弄粘土,因为这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技能。

更不用说兵马俑都穿着衣服,连生殖器都看不见。希腊人喜欢发达的肌肉和夸张的姿势,而兵马俑则是站得稳稳的,蓄势待发。我们谈论的是截然不同的传统。

在同一时代的中国文献中,没有受到希腊影响的痕迹。考古记录显示虽然中国有一些人来自中亚,但人数并不多,我不确定是否有任何机构可以明确将其归类为希腊人。

皇帝的陵墓极其重要,我不明白它们怎么会把在来世提供士兵保护皇帝的任务委托给一些从西方未知的土地上流浪进来,说着一些奇怪的野蛮语言,长相奇怪的人。我们说的不是一两件文物或人工制品,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掘出了大约8000尊兵马俑,而且可能还有更多(未被发掘)。想想这个项目的规模和声望。

希腊人制作兵马俑的想法很符合欧洲人的幻想,即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来自希腊(恰好在欧洲),而中国除了一些墙外,没有生产任何让人难忘的东西。但是看看我能找到的证据,我不认为希腊人与兵马俑存在任何联系。

-

-

Yong Jian-Yi

lives in Singapore

生活在新加坡

没有证据表明兵马俑是由希腊人训练的工匠制作的。为这一说法提供的证据只有在此之前,中国没有创造真人大小雕像的传统。好吧,这是一个新的传统,因为在为第一位皇帝制作兵马俑造像之前,人们会使用活人殉葬。我可以很轻易地假设这种葬礼习俗证明了兵马俑起源于埃及,因为在那里,成千上万的人作为法老的仆人、卫兵和士兵而被埋葬。

再看看一些古希腊或古典时期的陶俑……它与中国的陶俑没什么可比性。

-

-

Dimitri Lostromos

former Creative Director, Owner,Lives in Athens, Greece

前创意总监、业主,生活在希腊雅典

关于这个理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或历史频道有一个非常好的纪录片,非常有趣,这是很有可能的。如果你考虑到亚历山大大帝在秦始皇之前的一个世纪就到了亚洲,所以秦始皇一定听说过这件事,所以即使亚历山大自己从来没有来过中国,但希腊的影响力可能到达过中国。

-

Kevin Chen

请你提供一些证据来支持你的说法可以吗?

-

Dimitri Lostromos(答主)

从我在我提到的纪录片中看到的情况来看,没有太多确凿的证据,但我们也没有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的证据,所以这部纪录片只是猜测,但考虑到间接证据,它仍然非常有说服力。我从来没有把它作为历史事实提过,顺便说一下,一些对这个理论进行推测的人是中国人。

-

Kevin Chen

你的说法和马可波罗有什么关系?

你说的是关于制作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家是由希腊人训练的说法。秦朝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而马可波罗生活在公元12世纪。

-

Dimitri Lostromos(答主)

除了两者在中国都没有任何证据外,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了?要么你误解了我写的东西,要么你自己把这个问题弄糊涂了。请再次阅读我的回答。

-

Kevin Chen

是你把历史上可能发生的事情和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混为一谈了。

许多历史学家相信马可波罗确实访问过中国,他的关于他的旅行的书就是证据。你可以说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事实,因为其他一些历史学家质疑这本书是否是他自己写的,但他访问的可能性一直是存在的。

但从来没有历史学家设想过亚历山大大帝可能访问中国,因为这样的访问会与他的历史记录相冲突,我们确信他从未冒险进入中国。

-

-

Ed Tsoi

Former Company Director,Lives in Hong Kong

前公司董事,生活在香港

自从几十年前我在《国家地理》上读到一篇文章以来,我一直是秦始皇墓发掘的追随者。

不时地,就有关于兵马俑的从它们是如何制作的以及它们在现场的外观和布置的原因的新假设。

对于秦朝,据记载它们最喜欢的颜色是黑色,它们的士兵通常穿着黑色制服和装备。但这些陶俑被放进陵墓时,颜色很鲜艳,没有佩戴头盔和盔甲。最近在离1号坑不远的地方发现了另一个营的士兵,他们全副武装,甚至他们的战马也装备了装甲。根据他们的角色,其盔甲也不同。

于是历史学家们有一个新的假设,即发掘与于20世纪70年代的兵马俑是仪仗队,因此它们色彩鲜艳,没有装备盔甲和头盔。而离陵墓(至少历史学家认为是在陵墓的所在地)最近的兵马俑是那些本应保护皇帝的皇家卫兵,这就是他们装备不同的原因,他们的站立姿势是典型的等待检阅的军事姿态。

-

-

Sidney Wang

Student in Beijing, has lived in the US,Lived in San Jose, CA2006–2011

在北京的学生,曾在美国生活,2006-2011年生活在加州圣何塞

我觉得我们应该走阻力最小的道路;如果一些人决定仿照真实的活人制作一些真实的雕像,然后让一些随机的希腊艺术家为皇帝准备葬礼伴奏,那么,这些胡乱猜测的数量要少得多。

他们(指那些希腊人)是怎么到那里的?为什么完全不习惯任何费解的欧洲文明的存在的皇帝会决定将这项重大的工作委托给一些不知从哪里来的随机的外国家伙?为什么在任何文化中都没有他们的记录?

大多数古典希腊艺术都不是“现实主义”的,因为它们类似于特定的个体。大多数现存的希腊雕塑都相当理想化,罗马人更脚踏实地一些。

此外,正如另一个答案已经提到的,古典/希腊化时期的希腊雕塑以其流动性和自然姿态而闻名。而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艺术更倾向于非写实的风格,这在后来的王朝历史中也可以看到。然而,兵马俑是专门为尽可能接近活生生的军队而设计的,它们每个人的脸都是不同的。

希腊对中国的影响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出现,我认为大多数希腊-罗马艺术偏好是由18世纪的西欧人而不是古典希腊人本身传播的。

.

原文较长有删节,查看更多译文可点击:樱落网

.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