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全国检察机关宣传先进个人,是山东省“最美公务员”,是山东省检察机关优秀检察官,是青岛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一级检察官,刘凌云。
以内心的“绿水青山”,守护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资料图片)
青岛市某滨海河口湿地被建筑垃圾填埋,周边百姓多次反映无果。检察机关接到群众举报立案调查。刘凌云接手该案后,由于案情复杂,各方对公益诉讼工作存在误解,案件办理陷入僵局。
为办好这件公益诉讼案件,她先后组织33次勘查现场,17次征求专家意见。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提供了专业鉴定报告,证明这里就是湿地!有了依据,检察机关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得到全力支持。4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投入到位,80余亩受损湿地修复范围扩大至300亩实现异地补偿修复,这里再次成为百余种留岛候鸟以及无数鱼类幼苗的生态家园,也成为周边群众放松休憩之地。该案获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公布的全国首批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正是凭借这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刘凌云综合办案数量位居全省检察机关检察官前列,十六起案件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众号或检察日报刊登宣传,成为山东省公益诉讼检察人才库成员。
以守正创新的使命感,推动检察工作“止于至善”
公益诉讼检察是一项新的检察业务,刘凌云同志把诉源治理作为工作驱动力,这是她能六次获评全国典型案例、十起案件获评全省典型案例的原因。
买卖含有有害成分的减肥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关产品销往山西、安徽和广东等多地,众多不特定的消费群体深受其害。刘凌云带领办案团队在多省独立开展调查核实,引导侦查机关认定销售金额和损害范围,委托公安机关调取支付宝账户交易联单,采用司法会计审查方式固定证据,最终侵权人不仅被处以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还承担赔付惩罚性赔偿金近二百万元的民事责任,发挥了对侵权人及潜在违法者的震慑与警示作用。
“刘凌云外表柔弱,文质彬彬,可一旦工作起来,有一股男同志都比不上的狠劲。”青岛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薇评价道。凭着这股狠劲,八年间,她撰写十余份工作标准,探索建立十余个机制,有的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指引及工作机制汇编,体现的是她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
以无怨无悔的公心,展现公益诉讼检察芳华
“公益保护没有捷径,是靠检察官搭上时间精力,用心一点点磨出来的。”刘凌云说道。2022年,一起村书记带头毁坏耕地的案件摆上刘凌云的案头。刘凌云意识到,案件的关键是让带头破坏耕地的村书记再带头把耕地修复起来。经多次接触两名被告及其家属,及时释法说理,最终两名被告认罪认罚认赔,其家属将700万元缴纳至修复账户用于耕地修复,案件取得了最佳的效果。
刘凌云及时总结办案经验,参与起草青岛八部门《关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刑事、民事公益诉讼衔接及生态环境修复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的意见》,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广全国学习,此案是全国首例依职权提级管辖环境资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刘凌云的“战场”从不止于青岛市检察院。她经常被指派承担全国、全省、全市重大疑难复杂公益诉讼案件,先后参加办理南四湖等最高人民检察院、省检察院公益诉讼专案29件。她同时担负着指导、协同基层检察院办案的职责。哪里有公益线索,哪里有办案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几年来,她领办、参办基层院公益诉讼案件1106件,在山东省、吉林省和青岛市公益诉讼业务培训上多次讲授实务热点问题,成为全省公认的公益诉讼检察行家里手,自2017年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她连续六年获评优秀员额检察官。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起航,面对热爱的检察事业,刘凌云初心不改,行稳致远。
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委员会新媒体工作室
原标题:《绿水青山“检察蓝” ,金山银山“凌云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