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
(资料图)
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近30年来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
目前全球总患病率已达22%
预计在20年后
工业化国家50%的人口将患上过敏性疾病
过敏
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什么是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
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
是因为病人敏感性过高
在血液中产生一种
对某种特殊的过敏原过敏的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抗体(IgE)
这种病人有遗传倾向
IgE敏感可导致以下几种典型的过敏性疾病:哮喘、鼻炎、过敏性湿疹、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由花粉、尘螨、真菌和宠物等致敏因素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疾病的危害
过敏反应是指身体对正常人可耐受的物质产生异常免疫反应。过敏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变应性鼻炎可累及鼻、眼、口、喉、肺、心等,对多系统、多器官造成损害。
在接触过敏原后,患者可在几分钟之内,从轻微的皮肤症状,迅速发展至血管性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意识丧失、休克甚至死亡。
过敏性疾病是个统称,发生部位不同,症状有较大差异,原因也因人而异。
● 呼吸系统过敏: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鼻子发痒、喘息、憋气……
● 皮肤过敏:有湿疹、药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表现为各类皮疹,大多具有红、肿、痒的特点。
● 眼睛过敏:可引起过敏性结膜炎,眼睛会红肿、发痒、有黏性分泌物。
● 消化道过敏:消化道过敏则会出现腹痛、呕吐、排便异常等症状。
严重过敏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皮肤潮红、窒息、血压降低、视物不清、晕厥、丧失意识等全身过敏反应。
揪出身边的过敏原
过敏原是使人过敏的抗原,空气、食物、饮料、药物、日常用品中都有它们的踪影,几乎无处不在。
常过敏的患者只有通过过敏原筛查检测确认源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根据接触过敏原的不同途径,通常将其分为4类:
◆ 吸入性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霉菌、宠物皮屑等。
◆ 食入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谷物、牛羊肉、海鲜、坚果等。
◆ 接触性过敏原,包括各类化妆品、染发剂、有机溶剂等。
◆ 药物过敏原,可通过食入、吸入、接触或注射使人致敏并发生过敏反应。
其中
注射诱发的过敏反应最严重
如注射药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所以,药物能口服就不要注射
别放过这5个过敏症状
有些过敏症状容易被忽视
当身体出现以下表现
说明你可能中招了
↓↓↓
01经常鼻子发痒
进出空调房或早晚温差大时,鼻子瘙痒难耐,且流清鼻涕,有时连续打十几个喷嚏,要考虑是不是过敏了。
02鼻塞时间长,呼吸时有“咻咻”声
感冒引起的鼻塞通常一周就会好,若持续时间过久可能是过敏所致,不及时就医易并发鼻窦炎、睡眠障碍等。
气道受阻时会咳嗽、胸闷、喘鸣,当发现呼吸时伴随“咻咻”声,很可能是过敏所致。
03眼睛红肿发痒
眼睛发痒时,使用消炎眼药水后不仅没好反而加重,要警惕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常伴有过敏性鼻炎等其他过敏症状,如眼痒、充血、水肿或眼睑水肿、流泪、有水样分泌物等。
04经常犯困
若睡眠充足,白天还是容易犯困,就要警惕是不是过敏了。
如果办公区周围的环境比较封闭,空气流通差,尘螨、霉菌之类的过敏原很容易积存下来。
此外,粉尘、烟草、香水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
05小孩胃口差
厌食、烦躁不安、身体疲乏、反复呕吐、长时间腹泻,这样的孩子可能是食物过敏。
他们吃了致敏食物后还可能出现口周皮肤潮红、斑疹等症状。
过敏性疾病重在预防
01
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先明确是否有家族过敏史,其次,检出过敏原,目前检测过敏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皮肤过敏点刺试验、抽血等方法,确定过敏原后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患者在花粉播散季节应尽量避免外出,即便外出也应做好防护措施。
比如佩戴口罩进行防护,选择过滤效果好的口罩出门时戴上,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和花粉,避免过敏原对鼻黏膜的刺激。
02不宜家养宠物
猫、狗等宠物的皮脂腺、泪腺和唾液腺都会分泌一种过敏原,这种过敏原常会粘附在一些较小的碎屑或尘土上,飘浮到空气中,与人体直接接触,诱发过敏反应。
因此,为了防治诱发过敏性疾病,不宜养猫、狗等宠物。
03保持洁净的居室环境
应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并经常洗晒被褥和床单,不使用毛毯及丝质床单。
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若要使用风扇或空调,需提前进行清洗。
04适量锻炼,调节情志
坚持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可有效改善过敏体质,提倡进行一些缓和的有氧运动。
比如:慢跑,练瑜伽等,对于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切忌进行高强度,运动量大的锻炼,尽量在室内进行体育锻炼。
过敏性疾病
是一种反复难治的疾病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
对疾病的防治也至关重要
过敏体质者
平时应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
培养乐观、快乐的情绪
过敏无小事
轻则影响生活质量
重则威胁生命健康
希望大家都可以摆脱过敏,自在人生
来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责任编辑:申蓉群标签: